书画无缝板墙
来源: 琳涵斋书画苑 日期:2023-03-26 点击:368次
5月11日,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发布了一份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倾心推荐的在《讲话》精神的照耀下的“中国百部文艺作品榜单”,榜单收录了自1943年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至今最能体现《讲话》精神的100部重量级优秀文艺作品。话剧《路遥》作为仅有的6部话剧作品之一名列其中,与油画《开国大典》《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管弦乐《春节序曲》《红旗颂》、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话剧《茶馆》《霓虹灯下的哨兵》、京剧《红灯记》、歌剧《白毛女》、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一系列优秀作品一同镌刻在中国艺术史的丰碑中,作为深值于全体中国人文化记忆里的传世名作,共同体现着中国文艺工作者对于《讲话》精神的传承。
1970年代石鲁最有代表性的花鸟画创作当属他的《荷花》系列。石鲁之画荷花,不徒表现对荷花的赞美,更多的,应该是对自己崇高理想和伟岸人格的自白。最有代表性的,一是1974年画赠李梓盛的《荷雨图》,一是1974年画予“李公清赏”的《芙蓉荷花》。这两幅画,前者更加传统一些,除了荷花的画法是石鲁自家风格外,荷叶的大泼墨画法,明显继承了吴昌硕的很多东西。而属于“李公清赏”的《芙蓉荷花》则更多地是石鲁自家的笔墨风格,此画几枝主干挺拔高昂,给人展示出一种极其高傲的姿态。而荷叶的画法则是侧锋涩进,方笔凿坎,或浓或淡,或干或湿,抑虚抑实,浓淡对比及刚柔对比极其巧妙得当,是石鲁风格的典型代表。书画无缝板墙
吴门一族,不光是吴昌硕先生取得了重大成就,他的后辈们也都“孜孜于艺,力求法备气至,毋堕家声”。其子吴东迈、其孙吴长邺都是中国著名的书画艺术家,穷尽毕生之力专研书画篆刻艺术,吴东迈先生于解放前多次冒险营救中共地下党而作出卓越贡献。解放后,他们父子两位化私为公多批次向国家捐赠家藏珍贵艺术品而受到人民政府表彰,为中国书画艺术的发扬光大而不懈努力并作出卓越贡献。
书画无缝板墙
第二,履行好党和国家赋予中国国家画院的核心职责。作为文化和旅游部直属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中国国家画院主要负责美术创作、研究工作,发挥中国画创作、研究见长的优势,承担有关主题性创作和重大课题研究任务,发挥引领和导向作用。具体包括:1.开展美术创作,承担主题性创作任务;2.开展美术理论研究,承担重大课题研究任务;3.开展美术创作研究人才的非学历教育教学培训工作;4.开展美术收藏、展览和公共教育活动;5.开展美术交流与合作项目;6.完成文化和旅游部交办的其他工作。书画无缝板墙,?4月20日-21日,汾阳广豪学校举行“一起向未来”百人书画大赛。本次比赛分绘画、硬笔书法、软笔书法三组进行。活动将分年级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奖,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了学生的书画兴趣和爱好。
石塚英树一行首先到涂志伟美术馆参观考察,认真听取讲解员讲述涂志伟的艺术简历和创作生涯,仔细欣赏涂志伟留美时期的油画作品、肢体言系列作品、大型历史画、风景创作画和早期绘画作品等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认真听取涂志伟美术馆基本情况和岭南书堂文化建设情况介绍以及涂志伟作品中的故事内容。淮阳书画比赛
20号韦永歌,龙胜县人,1970年生,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研修于云南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桂林地区美协会员,云南丽江烙画艺术研究会理事。
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术教育家刘艺斯、叶正昌、刘国枢等开创建立,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凭借丰厚的学术积淀和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形成了“川美油画”独特的教学体系与艺术传统。从“伤痕美术”和“乡土绘画”的滥觞,到探寻油画语言形式的多样化,再到注重图像与思想的观念表达,强调艺术现场与社会现实的互动,“川美油画”秉持“以创作带动教学,以展览促进创作”的理念,已然在教学体系与学术建设上形成了更高层次和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引领风气之先。此次展览中的油画作品,以现实主义创作为主,反映生活的作品与人物肖像油画并存,大笔触与细腻画风皆有,展现了艺术家扎实
|